Sunday, May 25, 2008

Camille Pissarro (1830 ~ 1903) 畢沙羅特展

畢沙羅特展在台北故宮博物院
印象畢沙羅:英國牛津大學美術館珍藏展

保羅‧塞尚稱卡密爾‧畢沙羅為「第一位印象主義的藝術家」。在1874年至1886年間舉辦的八次印象派畫展中,畢沙羅是唯一堅持印象派的理念與實踐、從未缺席的畫家。誠如塞尚所說,「謙遜而傑出」的畢沙羅是印象派的創始者也是印象派最忠實的代表者。畢沙羅的創作生涯貫穿巴比松畫派到印象畫派,代表了十九世紀現代繪畫的主流。他不僅可與莫內、竇加相提並論,也是備受年輕後進尊崇的良師益友,塞尚、高更、梵谷乃至年輕時的馬諦斯都受過他的引導與影響。

「印象畢沙羅」的展品來自於英國牛津大學阿胥莫林美術館的收藏。該美術館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畢沙羅素描與水彩畫。本展以畢沙羅的油畫、素描、版畫及信件為主軸,並包括他的三位畫家兒子路西安、菲力克斯、路德維奇-魯道夫與孫女奧蘿維妲的作品。同時,為了將畢沙羅的成就與影響力置於十九世紀法國藝術的脈絡之中,本展覽亦展出具有代表性的巴比松畫派藝術家,及畢沙羅的印象派同儕之作品。在超過四十年的創作生涯中,畢沙羅以開放的心胸廣為吸收其他藝術家的觀念與技法並加以創新,因此他經歷了多次創作風格的轉變。本展覽以「風景‧畢沙羅」、「農情‧畢沙羅」、「家族‧畢沙羅」等三個主題之關聯,完整呈現印象派發展的脈絡及畢沙羅多樣風格的演進。
(Source: http://www.mediasphere.com.tw/pissarro/main.htm)

印象主義時期-- Camille Pissarro ﹝1830 ~ 1903﹞ 畢沙羅

卡米耶·畢沙羅(Camille Pissarro,1830年7月10日-1903年11月13日)是一位較不被大眾所知的法國印象派畫家,然而卻是塞尚所大為尊敬的一位畫家。畢沙羅的畫乍看之下非常平凡,沒有梵谷的熱情與憂鬱,也沒有高更的陽光和原始,但看久了能夠漸漸看出來畢沙羅在沉默之中的特色。畢沙羅是一位個性堅強,重視友情的印象派畫家,他也喜好寫生,畫了相當多的風景畫,他的後期作品是印象派中點描派的佳作,此外,畢沙羅的人像畫也有他特殊的風格。

畢沙羅生於安迪列斯群島的法屬殖民地聖湯姆斯 。1855 年,畢沙羅的父親終於允許他到巴黎學畫。1859 年,他以《蒙莫朗西風光》這幅畫,參加官方沙龍展覽。他像柯洛一樣,熱愛這個小島的田野景色,經常描繪日常生活的自然景象,和通往村落的入口小徑、農場房舍的庭院、花園和菜園等。

左拉在 1867 年寫道:「畢沙羅的手法具有原始的樸實與純潔,他那些柔和又絢麗多彩的風景畫,表現出他的藝術傾向」。畢沙羅的繪畫是建築在「個人的感觸上」。

畢沙羅在 1886 年所畫的《第厄普的鐵路》畫中,做到了絕對的點描主義手法。最後,他還是捨棄了與他志趣不相投合的點描主義,又重新按照自己的方式來作畫;然而,畢沙羅除了一直為拮据的經濟所困外,又因患有眼疾,使他不能露天作畫,但這些困擾並未阻撓他繪畫的意願,於是他改在畫室中工作,並且經常到盧昂、巴黎、第厄普和勒哈佛等地方小住,並且從他居住公寓的窗口或從旅館的房間,來描繪城市風光。
Further Reading: http://vr.theatre.ntu.edu.tw/fineart/painter-wt/pissarro/pissarro.htm



印象派大師"畢沙羅" (Introduction in French)

Labels: